发布日期:2025-07-06 22:26 点击次数:154
最近,俄罗斯周边的几个邻国像是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波兰和芬兰突然做出了一个共同决定: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
这背后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在自己与俄罗斯接壤的边界线上合法地布置大量的地雷。
这一举动让人不禁联想到邻居们可能嗅到了某种即将到来的危险气息,正在紧急加固自家的篱笆,防止恶狗闯入。
就在这些国家宣布退约并准备埋设地雷的前两天,即2025年6月29日凌晨,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了自战争爆发以来最为猛烈的一次空袭。
据乌克兰空军发言人尤里·伊格纳特透露,这次袭击中,俄方出动了超过500件武器装备,包括477架伊朗制造的“沙赫德”自杀式无人机(这种无人机因为成本低廉且数量众多,在乌军中被戏称为“小摩托”),以及大约60枚不同类型的导弹,其中还包含了数枚备受瞩目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
展开剩余70%这次大规模空袭几乎覆盖了乌克兰全境,15个州都响起了防空警报,从首都基辅到西部的利沃夫、切尔卡瑟等地,多处遭到轰炸,现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尽管乌克兰军队全力拦截,击落了249架无人机和38枚导弹,并通过电子干扰使另外226架无人机坠毁,但由于来袭的目标实在太多,仍有部分攻击突破防线,导致列缅丘格和德罗霍贝奇的炼油厂遭受重创,基本报废。
此外,电网、铁路枢纽等关键设施也未能幸免于难,更令人痛心的是,赫梅利尼茨基州有居民区受到波及,救援队伍不得不连夜挖掘废墟救人;而在切尔卡瑟州,则有一名儿童受伤。
为什么俄罗斯会突然采取如此激烈的行动?
这一切还得追溯到六月初,当时乌克兰实施了一项名为“蛛网行动”的突袭任务。
紧接着三天后,乌克兰特种部队利用1100公斤炸药炸毁了连接俄罗斯本土与克里米亚的大桥——克里米亚大桥的一根桥墩,导致桥梁瘫痪,交通动脉断裂。
这一连串事件无疑触怒了俄罗斯总统普京,他随即表示乌克兰的行为已经越过了不可逾越的红线,并誓言要进行严厉报复。
自那时起,俄罗斯军队就如同决堤之水一般,连续三周内向乌克兰境内发射了超过2000架无人机和导弹,重点打击乌克兰的军工企业和能源基础设施。
而此次6月29日的大规模空袭则是这场报复行动中的高潮部分。
面对俄罗斯在战场上的凶猛攻势,其邻国也在加紧防备。
波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这几个国家几乎在同一时间宣布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并在与俄罗斯相邻的边境地区埋设地雷。
这些国家做出这样的选择,主要是出于对未来局势的担忧:
如果乌克兰最终无法抵御俄罗斯的进攻,下一个目标是否会轮到他们?
特别是对于那些历史上与俄罗斯关系紧张的国家而言,如波兰和立陶宛,这种担心显得尤为迫切。
当前,欧洲正面临着战争长期化以及安全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可能性。
对于那些紧挨着俄罗斯的国家来说,退出禁雷条约并在边境地带设置防御措施,就像是为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购买了一份保险单,以防万一乌克兰战败,它们能够依靠这些手段阻止俄罗斯的进一步扩张。
总之,随着形势的发展,整个地区的稳定性和和平前景正变得越来越不确定。
发布于:四川省